超高溫燒結爐是一種能在較高溫度環(huán)境下對材料進行燒結處理的設備,以下是其詳細介紹:
1.工作原理
電阻加熱:利用電流通過導體(如石墨發(fā)熱體)產生熱量,遵循焦耳定律,即熱量與電流的平方、導體電阻和通電時間成正比。如在一些采用石墨發(fā)熱體的超高溫燒結爐中,通過大電流使石墨發(fā)熱,產生 2000℃以上的高溫。
感應加熱:依靠交變磁場在被加熱物體中產生感應電流,進而產生焦耳熱來加熱。超高溫感應燒結爐常用于金屬材料和部分陶瓷材料的燒結,例如在制備高性能陶瓷基復合材料時,利用感應加熱使陶瓷粉末和金屬基體在超高溫下實現(xiàn)良好的結合與燒結。
焦耳加熱:利用通電碳材料的焦耳加熱形成高溫場,可獲得較快升降溫速率和超高燒結溫度,能在數(shù)分鐘時間內實現(xiàn)粉體合成及陶瓷材料的燒結致密化。
2.結構組成
爐體:通常采用雙層水冷結構,以保證在超高溫下爐體的穩(wěn)定性和安全性,同時減少熱量散失。
加熱系統(tǒng):由高性能加熱元件(如石墨發(fā)熱體、硅鉬棒等)、加熱電源等組成,為爐內提供超高溫環(huán)境。
溫度控制系統(tǒng):配備高精度的溫度傳感器(如鎢錸熱電偶、遠紅外線光學測溫儀等)和控制器,可實時監(jiān)測和正確調節(jié)爐內溫度。
氣氛控制系統(tǒng):包括氣體供應裝置、流量控制裝置和氣體檢測裝置等,可根據(jù)工藝要求提供惰性氣氛、還原氣氛等不同的燒結環(huán)境。
真空系統(tǒng):由真空泵、真空管道、真空計等構成,用于抽出爐內空氣,建立高真空環(huán)境,減少雜質影響。
3.應用領域
陶瓷材料:用于制備高性能陶瓷,如氮化硼陶瓷、碳化硅陶瓷等,提高陶瓷的致密度、硬度和機械性能等。
金屬材料:對難熔金屬(如鎢、鉬等)及其合金進行燒結,改善材料的組織結構和性能,還可用于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制備。
電子材料:在電子陶瓷、半導體材料等電子產品的制造過程中,通過超高溫燒結實現(xiàn)材料的致密化和性能穩(wěn)定化,如制備多層陶瓷電容器、半導體陶瓷傳感器等。
新能源領域:用于光伏材料、鋰電池正極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燒結處理,提高材料的轉換效率和穩(wěn)定性。
4.技術特點
溫度較高:使用溫度通常高達 2000℃以上,甚至能達到 3000℃,可滿足難熔材料的燒結需求。
控溫正確:能將溫度控制在高精度范圍內,控溫精度一般可達 ±1℃,確保燒結過程的穩(wěn)定性和一致性。
升溫速度快:部分超高溫燒結爐,如焦耳加熱裝置,可在極短時間內(0-10 秒)達到較高溫度,升溫速率可達到 10000K/s。
氣氛可控:可正確調節(jié)爐內氣氛的組成、含量和壓力,滿足不同材料在不同氣氛條件下的燒結要求。
真空度高:可實現(xiàn)高真空度環(huán)境,減少雜質氣體的混入,防止材料在燒結過程中被氧化或引入其他雜質。